近日,记者走进四川欣富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富瑞科技”)看到,自动化机械正在生产线上灵活作业,经过备料、上机、贴合、冲压、成型、覆膜等10至30余道工序,一片片散热膜陆续下线,准备发往京东方等工厂,最终使用在手机屏幕上。
作为绵阳京东方的上游企业,欣富瑞科技与京东方相继落户绵阳,于2020年实现量产,年产值也从最初的500多万元做到了2024年的3.2亿元。
在产能不断跨越提升的同时,欣富瑞科技将目光放得更远。“我们希望为合作企业提供模组辅材,还有核心材料。”欣富瑞科技行政主管刘鹏告诉记者,为此,公司首次开启研发手机折叠和车载背板的模组材料,并取得了较好成效。“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产品,它可以进一步提升折叠的强度和折叠效果,目前正在样品测试中。”刘鹏表示,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企业工艺类型的扩增和转型,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们一季度的产线非常饱和,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左右,今年全年预计产值3.5亿元。”刘鹏表示,发展不断向好除了企业本身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力之外,也得益于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优质的营商环境,包括优惠政策、人才引进等,都给企业提供了很多助力。
欣富瑞科技的落户和做大做强,是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筑巢引凤”的缩影。近年来,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聚焦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链式思维”布局,“链式发展”不断提速。
以新型显示产业为例,围绕产业发展,绵阳在省内较早开展“链长制”等改革探索,形成“一个产业链、一个市级领导、一个牵头单位和工作专班、一项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的“五个一”工作模式。
其中,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组建了新型显示产业链工作专班,梳理了全市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对全国及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链重点企业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绘制新型显示产业链发展图谱;在绵阳、成都先后召开的新型显示方面的行业大会会场收集了相关企业技术供需清单,由此形成跟踪合作名单;此外,绵阳新型显示产业也入围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等产业链共性问题,开展就近上门服务。
同时,还建立全国新型显示产业资源目录,并根据目录绘制并动态更新新型显示招商地图。熙泰科技就是招商地图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日前,总投资40亿元的熙泰科技12英寸MicroOLED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化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该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了绵阳新型显示产业链,让绵阳成为覆盖LCD、Mini-LED、OLED等全技术路线的产业高地。与此同时,围绕京东方、惠科、长虹等本地龙头企业配套情况,通过“以链招商、以企招商”,久峰科技、一和元等链上的中小科技企业正陆续进驻新型显示产业园。
2025年一季度,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及“新春第一会”精神,大力实施“八大行动”,扎实抓好“四张清单”,聚焦“开门红”目标,集中签约总金额81亿元的熙泰科技12英寸Mi⁃croOLED半导体微显示产业化项目、埃顿能源综合能源项目等6个重大项目,同步推动精位科技、中电智谷等22个总投资131亿元的项目加快建设,并加速领地楠院、金和公园世家等重点项目入库入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活力、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