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中共绵阳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

2023-09-26 09:37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阅读次数:2
字体:【 打印

(2023年7月20日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准把握四川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的关键和要害,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安排部署。为深入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安排部署,中共绵阳市委八届六次全体会议对此进行了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加快建设具有绵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正加快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工业转型升级、能级跃升的关键阶段,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认真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深入实施“五市战略”,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着力“扬优势、锻长板,促创新、增动能,建集群、强主体”,完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绵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二)主攻方向。锚定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主攻方向,聚焦聚力实体经济突破攻坚,加快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支撑。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好统筹产业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突出工业当先、制造为重,大力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形成现代化工业发展新格局;突出园区主战场作用,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做强工业园区、做优农业园区、做精服务业园区,夯实产业发展载体支撑;突出创新引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为牵引,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着力把创新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突出产业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度参与产业分工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三)发展目标。到2027年,制造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35%,四大特色优势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创新驱动释放新动能,R&D投入强度持续领跑全国城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5%,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协同创新能级显著增强。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5%,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明显提升。集群发展取得新突破,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晋位升级,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竞相成长,培育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影响带动较强的专业化园区。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加速迈进,服务业发展跨上新台阶,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程度显著提高。

    到2035年,制造强市、农业强市、服务业强市基本建成,形成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的产业集群,三次产业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全面跃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总体形成,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

    二、坚定不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实施四大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工程。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结构,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着眼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智慧家庭、电子元器件、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拓展网络安全、柔性电子、卫星应用等领域。提升面板、光通信模块等市场占有率,推动工业软件攻关应用及关键设备等研发生产实质性突破,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提档升级。

    ——先进材料产业。着眼打造全国一流的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先进基础材料转型提质、关键战略材料克难保供、前沿材料培苗育新。做精做强高端合金、化工新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产业。系统突破关键战略材料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功能膜材料、高温合金等研发及产业化,布局高熵合金材料、智能仿生材料、超超临界火箭机组材料等前沿材料。

    ——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着力培育航空航天装备、火箭及发动机制造、卫星制造、智能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重卡等产业,积极发展大飞机配套系统与部件、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推进落实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提升装备制造基础工艺和零部件发展水平,加快“智慧+”“新能源+”先进装备示范应用。

    ——食品饮料产业。加快打造全国知名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粮油加工、肉制品加工、方便休闲食品、白酒饮料、调味品、精制茶、大健康等产业,培育预制菜、食药同源物质等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提升“绵阳米粉”“绵阳香腊”“江油肥肠”等品牌知名度。培育健康食品,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打造西部知名的食品精深加工基地。

    (五)实施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链工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链延链补链,推动新领域新赛道产业集群成势,形成新产业形态、塑造新竞争优势。

    ——核技术应用。聚焦核医疗健康、核技术装备、核应急等细分领域,培育建设核诊疗装备、核电配套装备、核退役与三废治理装备等产业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开展多种新型核素制备技术开发,促进电子直线加速器、医用回旋加速器、花瓣形加速器、无损检测设备、核安保设备、核辐射监测设备等迭代升级和推广应用。

    ——激光技术应用。以激光融合应用为牵引,发展激光材料及元器件、激光器、激光设备及应用等产业,培育建设激光装备、激光显示、激光加工、激光成像等产业链,打造全国一流的激光产业基地。加快发展高功率、大能量激光晶体材料,促进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

    ——新型显示。大力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高世代平面显示(LCD)和激光显示器,布局全息显示等新兴领域。引进培育上游关键材料和设备、中游高端面板及模组制造、下游新型智能终端,巩固提升绵阳新型显示产业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地位,力争跻身全国新型显示产业十强城市。

    ——光伏储能。重点发展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等全产业链,培育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环保(EVA)胶膜等储能产业,推动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钙钛矿、固态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发展智能光储系统和薄膜太阳能,推进在交通、建筑、农业、通信等领域应用推广,构建“光伏+储能”共生发展体系。

    ——磁性材料。加快发展稀土永磁、软磁材料、功能磁材等领域,大力发展磁性材料产业链下游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完善“磁性材料—磁性器件—磁应用工程(电机)等”产业链条,打造国内一流的磁性材料产业集群。加快筹建中国西南稀土材料研究院、四川省先进磁性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增强磁性材料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

    ——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重点发展智能物流与仓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服务型机器人、工业级中高端无人机等产品,开发精密谐波减速机、无人机叶片等关键零部件。开展机器视觉、语义识别等智能技术研发,重点攻关高性能伺服驱动系统、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飞控系统、测控系统等无人机控制测试系统产品研制。培育无人机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拓展智能机器人及无人机在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应急救援等重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连接器及传感器。围绕通信、汽车、航天等应用领域,加快发展高速连接器、光电转换连接器、高可靠信号连接器、高速航天类连接器和电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重点产品,建强国家级连接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连接器及传感器产业高地。

    ——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加快多肽类、抗微生物等临床急需的生物药研发,推进放射性药物、靶向制剂等产品创制。聚焦现代中药、化学药等领域,加大中药新药品种研制、经典名方、医院制剂二次开发及应用,推进现代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和化学药剂开发生产。培育壮大医养、医美产业。加快推动医疗装备高端化,重点发展射频消融仪、高压清创治疗仪等产品,加快研制FLASH放疗设备、内窥镜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打造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高地。

    前瞻部署未来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6G)、空天、氢能、前瞻新材料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推动未来产业加速孵化。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试验区。

    (六)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建设网络强市、数字绵阳。深入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超算中心运营能力,加快中国移动川北算力中心、中国电信川北大数据中心和区域工业数据中心、低时延分布式数据中心建设,打造西部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做大做强“芯屏端软智网”核心产业,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以智能化、数字化引领企业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加快建设“黑灯工厂”,打造“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支持工业应用软件开发。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培育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

    (七)推进产业绿色化发展。培育壮大天然气、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及其支撑产业、应用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群。开展工业企业安全环保节能降碳三年攻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支持绿色产品认证,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近零碳排放园区,构建绿色供应链。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化碳管理体系和碳足迹标识认证体系。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碳汇经济。建立以碳排放“双控”为导向的产业项目立项机制。开展先进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示范应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服务业减碳降耗,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生活体系。

    三、纵深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八)促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健全“4+3+N”服务业体系,深入实施服务业赋能融合计划,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共生、双向赋能。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融合发展主体,建强融合发展平台,争创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动服务业制造化,支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领域重点企业向制造环节拓展,推进科技信息服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运营管理等制造环节渗透和应用。促进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高品质、专业化定制物流。加快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粮食物流关键节点城市建设,完善仓储、分拣、冷链、烘干等设施,培育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加快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运营好绵阳科技支行、科创基金小镇,打造科技城金融街区,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以消费为重点,推动产业融合带动消费,培育消费新业态、发展消费新模式、打造消费新场景,搭建内外联通、产销衔接的消费促进平台。实施县域商业提升行动,优化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支持争创省级消费创新发展引领县。

    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聚焦“白红绿”文旅IP,纵深推进文化旅游和农业、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涪江流域文化旅游中心。加快建设李白故里文化旅游区,支持李白纪念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加快推进报恩寺保护和活化利用。抓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加快建设“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绵阳段),支持重点制造企业发展工业观光旅游,争创国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区。建好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绵阳片区。推进九绵高速交旅融合发展,参与大九寨交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推动三国蜀道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以北川石椅村片区示范建设为引领,打造新时代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旅游样板。

    (九)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以“三品”工程为引领,推进“23610”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强市。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升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推广绿色高效农业先进技术,提升现代农机装备水平。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高质量建设“森林粮库”。推动生猪、粮油、蔬菜种业创新突破,高水平建设国家区域畜禽(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粮油制种基地、川北种质资源库,优化完善种业支持政策,加快建设全国种业强市。加快“五良”融合产业宜机化改造,发展智慧农业、生态低碳农业、现代设施农业。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专项行动,依托新型工业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同构,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业产业强镇。立足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支持做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出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完善联农带农益农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十)支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把市场主体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内外资企业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加快推进全省“贡嘎培优”行动计划落实,“一企一策”支持骨干领军企业发展壮大。扶壮培优一批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推动小微企业升规入统。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参与共建产业链供应链,提升链式协同水平。支持线上线下供需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提升“绵阳造”产品市场份额。实施“建筑强企”培育行动。争创质量强国标杆城市,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企业和绵阳制造精品。

    四、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

    (十一)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坚持外塑颜值、内提气质,推动园区走特色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品牌度、标识度,建设产城融合型园区。持续开展园区土地“清闲促建”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科学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和“工业上楼”。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园区“管委会+公司”模式,推广园区全员聘用制改革,加快形成高效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支持绵阳高新区加快挺进全国三十强,支持绵阳经开区加快挺进全国五十强,推动更多省级园区晋位升级。支持绵阿产业园等飞地园区建设。

    (十二)持续推进企业满园。深入实施“镇园之宝”培育攻坚,完善企业培育名录库,大力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持续推动制造业企业向园区集聚集群发展。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梯次培优行动计划,健全分级联动培育和动态调整更新机制。支持大集团大企业提升行业优势地位,推动配套企业就近集聚,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开展兼并重组。实施产业招商引领工程,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基金招商、科技招商、平台招商,抢占头部供应链和高端价值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内外资。

    (十三)加快特色(专业)园区建设。聚焦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鼓励链主企业领办特色(专业)园区,带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生态。加强特色(专业)园区认定管理,引导合理布局,加快形成聚集效应和品牌优势。支持新型显示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特钢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专用服装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做优做强,大力培育核医疗健康产业园、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通航产业园等特色(专业)园区。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支持物流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米粉产业园建设。深入实施“一园一策”提升行动,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升星晋位,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五、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

    (十四)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转化。持续推动“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高效运营、扩容提质,深化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业、顶尖团队交流合作,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科技创新市场。畅通科技创新供需两端,深入实施“科技顾问”“科技助理”制度,培育“技术经纪人”,常态化举办“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活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围绕产业图谱编制创新图谱,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坚持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双向发力,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定向委托等制度。实施“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重大科技示范工程,争取国省在绵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等共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中试熟化基地,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和利益联合协同机制。探索组建绵碚、涪江流域沿线城市创新联盟。实施重大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绵阳造”终端产品。优化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全面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构建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提升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大学科技园等服务功能,形成基于应用和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格局。

    (十五)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以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地,共建西部科学城。推进国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推动涪江实验室进入天府实验室序列,争创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持续用力“招院引所”,争取更多高水平科研院所在绵设立分院或研究院,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好用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航空动力科技创新中心、光子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深度参与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面向行业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开发的研究院,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

    (十六)深化改革开放。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建立规划管理体系、开发建设体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绵阳科技城新区省级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攻坚,开展科技创新体集群改革,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有资本加大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深入推进乡镇(街道)抓经济发展激励试点。创新对外开放平台运行机制,推进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中德产业园区“四区合一”。常态化开展“三推”活动,打造“绵品出川”开放品牌。全面提升科博会专业化、高端化水平,打造国际一流会展品牌。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健全涪江流域区域合作机制,提升流域协同发展的宣介层次和规划层级,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应用、农文旅融合等领域开展产业协作,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探索建立涪江流域开放合作先行区。

    (十七)强化教育人才支撑。扩大高等教育在成渝地区的影响力,支持西南科技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绵阳师范学院申创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引育一批高质量民办高职院校。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主阵地作用,聚焦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实施职业教育扩容提质计划,争创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推进职业能力建设创新改革先行区建设。鼓励院校企业联合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培育壮大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强化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认真落实“人才十条”,分类建立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库,绘制产业人才地图,大力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持续开展“双招双引”,用好人才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产业园区、链主企业等靶向引进成熟型、高水平产业人才团队,分领域、分层次培养造就更多大师、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放大院所高校人才溢出效应,依托激光产业园、核医疗健康基地等,建好高端人才产业园、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支持院地校企建设人才创新联合体,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快打造国防科工人才高地和创新人才集聚地。加快实施科技城人才安居工程,配建一批产业园区高品质人才公寓。支持市人才集团高质量发展。倍加珍惜爱护优秀企业家,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训体系,培育优秀企业家人才队伍。

    六、强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撑保障

    (十八)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定期分析研判和专题研究制度。建立市领导负责、市直有关部门分别牵头的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机制,以“责任制+清单制+项目制”推动目标任务具体化落实。统筹全市“一盘棋”和调动各地积极性,加强重点产业区域布局的市级统筹,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优势项目、优势区域集中,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健全县市区(园区)党政“一把手”抓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强化考评激励,优化目标管理和高质量发展绩效管理,完善结果导向的分区分类分季激励机制。对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园区)给予激励。构建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体系,完善产业安全监管体系。鲜明正确用人导向,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注重在产业发展一线主战场培养、检验和选拔干部,大力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产业发展一线创先争优。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大抓产业、大兴产业浓厚氛围。

    (十九)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建成成兰铁路绵阳段,加快绵遂内铁路建设,建成九绵、G5扩容、绵苍高速公路,加快推进茂盐、安北、南三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巩固成渝地区航空次枢纽地位,开设国际航空口岸,争取开通国际航线,稳步推进绵阳机场迁建工作,统筹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区域物流枢纽节点城市建设,促进传统货运枢纽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推动多式联运。强化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重构绵阳电网500千伏主网架,推动5G、北斗等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建成平武土城二级水电站,做好梓潼、盐亭等地风电资源开发利用。加快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建成沉水水库、祠堂湾水库、引通济安工程和开茂水库水厂及配套管网等重大水利和供水工程,加快推进铁笼堡水库、唐家山水库、新华水库等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提升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布局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融合升级。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协同提升中欧中亚班列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运营效能,加密国际班列频次,开通直达喀山班列,争取开通中欧中亚回程班列,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

    (二十)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财政投入,围绕工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财政资金,支持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和产业韧链强群融合发展、产业技术创新等。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功能,加强基金管理和考核。用好用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费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全面落实“金融十条”,完善科创金融工具箱,支持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贷、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设备仪器贷等新型融资模式,扩大科技保险覆盖面,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产品和服务。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梯度培育行动,推动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投基金等集聚发展。强化用地保障,坚持“凡用地、先挖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严格耕地保护的前提下,健全产业用地多主体多方式供地制度,完善重点支持类产业及教育科研用地计划指标市级统筹保障机制,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强化用能保障,落实电力市场化交易战略长协用电保障,支持重点用能企业和工业园区建立分布式能源保障机制,优化电力需求管理,增强产业发展电力支撑能力。争取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地和大用量工业企业享受更大用气量价优惠。

    (二十一)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品牌,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五大行动”,打造“四川领先、国内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两集中一上网”“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跨区域通办”,全面提高线下“一窗综办”水平。深化“一机制一流程一系统”,畅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深入实施“暖企”行动,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闭环管理工作机制,畅通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政企沟通渠道。健全惠企政策直达兑现机制,扩大“免申即享”主动兑现模式覆盖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精准化服务监管,完善市场主体数据库。规范行政裁量权,依托政务服务热线、网络问政平台等,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依法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建立拖欠账款定期披露、劝告指导、主动执法制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府承诺事项兑现办理等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纽带作用,让企业家放心创业、专心发展、安心经营。

相关信息